――在市五届政府第十次全体(扩大)会议
暨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
尚清
(二○一○年三月十五日)
同志们:
这次会议是本届政府的第十次全体会议,也是一次抓落实的会议。会议的主题是:振奋精神,乘势而上,狠抓落实,打一场转方式、促和谐、快发展的硬仗,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。
政府工作重在落实。春节后上班第二天,市政府就召开第96次常务会议,专题研究了今天会议的主题和内容。下面,我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,围绕贯彻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、全市机关干部大会精神,以及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通过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所确定的发展思路、目标任务,就如何抓好落实,着重讲四个方面的意见:
一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,做到坚定清醒有作为
去年,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,实现了“保增长、保民生、保稳定”的目标要求,发展水平、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都取得了重大突破,全市GDP增幅名列全省第一,三次产业协调发展,“三大需求”动力增强,“三大收入”稳步增长,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。今年1―2月份,我市经济进一步延续了去年以来回升向好的态势,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42.9%,投资、出口、消费分别增长20.1%、34.2%和15.9%,实现了“开门红”。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,今年将是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,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具挑战性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,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,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,始终做到清醒、坚定、有作为。
(一)虽然宏观环境整体好转,但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。今年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,但不能说危机已经过去,尤其是美国高失业率下的复苏能否持续,欧洲的债务危机影响有多大,以及经济刺激政策能否成功淡出,等等,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。而且美国等西方大国在危机后调整发展战略,提出“再工业化”,很可能挤压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市场空间。在这次危机中,中国经济率先复苏,但也不能过于乐观。近日,温家宝总理在全国“两会”后的记者招待会上,表示出了对当前世界经济走势等问题的担忧,并指出我们国内也面临通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。这种担忧反映在具体政策措施上,今年以来,央行已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,新增贷款比去年减少约22%,表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正在“微调”。因此,我们既要看到宏观环境整体向好的一面,又不能过于乐观,必须认清形势,提高认识,及时做好各方面的应对措施。
(二)虽然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,但转方式、促和谐、快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。总的来看,我市刚刚跨入工业化中期,进入了一个结构调整加速期、社会发展转型期的新的发展阶段,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。一是结构调整任务重。当前,我市经济结构不协调、不合理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,一产不稳、二产不强、三产不足。“一产不稳”主要表现在尽管我市去年一产比重从2000年的21.3%下降到了去年的9.7%,但仍高于全省4.6个百分点,且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;“二产不强”主要表现在工业经济总量仍然偏小、产业层次仍然偏低;“三产不足”主要表现在我市三产服务业才刚刚起步,城市化率仅41.1%,低于全省、全国16.8个和5.5个百分点。尤为突出的是,我市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,万元GDP能耗是省均的2.3倍,7个省级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,在全省103个开发区中的排序,除开化工业园区位列32位、市高新技术园区位列51位,其他都排在90位以后。二是财力平衡压力大。多年来,我市财政基础薄弱,可用财力较小。随着近些年在重大项目资金配套、民生保障、推进改革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,压力不断增大。特别是今年,预计新增可用财力约3亿元,新增支出约23亿元,这个缺口需要通过融资、土地等预算外收入解决。三是环境空间容量小。根据省、市考核责任制,以2005年为基数,“十一五”期末,我市COD、SO2必须削减0.54万和0.53万吨,截止到去年仅完成82.6%和95.2%,今年的压力特别大。四是安全稳定形势相当严峻。我市处在世博会的“护城河”内,面临着世博会繁重的安保任务。同时,今年我市重点建设项目比较多,杭长客运专线、杭新景高速公路的启动建设,“厂中村”搬迁、危化品物流通道建设,南街、南湖片区的旧城改造等,都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,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稳定问题。再加上我市危化企业、病险水库、临水临涯道路较多,安全设施相对滞后,突发性事件等安全生产压力仍然较大。
(三)虽然拥有区位节点优势,但也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。衢州作为钱塘江上游地区和重要的生态区,随着“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”战略的提出,随着杭长客运专线、衢江航运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,衢州的区位节点优势将更加突出,我们有信心成为浙江省西部对内开放的重要门户。但也要清醒地看到,衢州处于长三角和海西区两大经济圈的边缘,必须增强被边缘化的危机意识。特别是我们面临着周边近邻地区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。目前,上饶是我市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有力竞争对手,近几年上饶市在江西省委、省政府“掉头向东”战略的推动下,发展势头十分迅猛,在一些经济总量指标上已超过我市,且差距呈进一步拉大趋势。丽水市近几年来加快扩张势头迅猛,发展后劲很足。为此,各级各部门务必要进一步强化危机感、紧迫感,全力以赴推动加快发展。
(四)虽然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,但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有待突破。去年,全市上下齐心协力、共谋发展,特别是通过“政企联手共渡难关”等活动,强化了服务意识,提升了服务水平,转变了工作作风。但立足于更高标准、更深层次,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思想、作风、体制等方面,还有不少问题有待突破,执行力不强、创新力不够、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还不同程度存在,落实不及时、不到位现象还时有发生。最近,全省范围的“民生综合指数”评选活动结果已公布,我市总体不错,但从具体指标分析,“政府公开办事”在十项指标中分数最低,这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群众对我们政府办事的作风、效率还不太满意,反映出我们政府自身建设中仍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。对这些问题,我们必须采取措施,切实加以解决。
总之,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、提高认识,坚定转方式、促和谐、快发展的信心,攻坚破难,推动落实。
二、把握关键,狠抓落实,打好转方式、促和谐、快发展的硬仗
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,不仅仅是对发展速度的冲击,更是对我们发展方式的冲击。当前,我们的出口产品大多建立在能源消耗、环境污染和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之上,随着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,国际市场准入门槛越来越高,客观上形成了加快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。为此,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推进结构调整、加快转型升级、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抓落实。具体来说,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,要围绕全面落实推进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“三大任务”,切实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中抓好落实,在抓落实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。
(一)以转型升级为主线,落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任务。要围绕省委、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大平台、发展大产业、引进大项目、培育大企业“四大建设”,结合衢州实际,突出抓好落实。
1.全力拓展发展空间。要立足当前、着眼长远,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大平台建设。一要合理布局。按照“确保一年、落实三年、规划十年、谋划长远”的要求,着力解决当前我市发展空间狭小、布局不尽合理的问题。确保一年,就是要扎实推进省级开发区建设,把全年新开发面积5800亩、熟地储备1.2万亩的目标落实到7个省级开发区和重点乡镇功能区,强化考核,加快推进,确保满足今年产业发展需求。落实三年、规划十年,就是要按照5年拓展50平方公里的目标,结合“十二五”规划编制以及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,启动中期的空间战略研究,制定详细推进方案,抓紧启动实施。谋划长远,就是要着眼于今后更长一个时期的产业发展空间需求,整合全市资源,规划产业发展新平台,满足远期发展需求。二要完善功能。按照建设工业新城的标准,扎实推进配套生产、生活设施建设和园区生态化改造。继续推行部门为开发区(园区)办实事,合力推进园区功能设施完善和品位提升。对“厂中村”搬迁、危化品通道和东港大排渠、城东污水厂等重大设施建设,要抓紧落实、加快推进。三要强化特色。更加注重利用园区现有的基础和优势,着力强化园区的产业特色、环境特色、服务特色,不断增强园区的对外吸引力。加强园区发展战略研究,把空间规划与产业规划紧密结合起来,引导产业集中布局、集群发展。坚持和完善工业项目决策咨询和竣工复核验收制度,未经决策咨询的项目不得办理相关手续,企业享受优惠政策情况与项目竣工复核验收结果要相挂钩。
2.加快形成产业集群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,要着力打造以氟硅为主的新材料、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、以空气动力为主的装备制造、以特种纸等为主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等“四大千亿”产业集群。一要突出规划引领。深化“四大千亿”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研究,抓好产业规划编制,并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,引导产业向“四大千亿”产业板块集聚,不断提升产业规模。二要注重政策倾斜。着重围绕市政府出台的工业“新30条”扶持政策,抓紧出台实施细则,突出扶持重点,把有限的资源倾斜到“四大千亿”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上来。三要加强科技支撑。继续完善市厅会商、市校合作机制,办好“科工会”和特色产业发展论坛,充分发挥政府在提供科技服务上的牵线搭桥作用,帮助企业推进技术创新、品牌建设和人才引进,加快推进主导产业提升发展。
3.努力推进重大项目。项目是发展的牛鼻子,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工作。一要千方百计抓招商。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“一号工程”来抓,按照下达的目标任务,抓好责任落实。充分利用“山海协作”特别是资源与产业合作等平台,突出主导产业、重点区域、知名企业,努力引进一批能够建链、补链、拓链的“大、强、优”项目。二要把握机遇抓谋划。结合“十二五”规划编制,不失时机地谋划一批产业板块上下游配套的大项目。加强与央企的对接,深挖潜在资源,重点跟踪落实已对接过的一批央企的合作事宜,强化政企联手,力争取得突破。三要全力以赴抓推进。健全项目推进机制,加快项目的对接、落地、建设、投产。重点围绕“七个一”战略性项目和为民办实事项目,加快推进速度。全力抓好“十二五”项目的谋划和落实。
4.培育发展龙头企业。围绕“百亿企业、千亿产业”的目标,发挥政府“推”、市场“逼”、企业“创”三股力量,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行业龙头地位、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。一要强化政策推动。继续完善落实帮扶解困、企业减负等各类政策,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、发挥实效,着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。二要强化服务推动。深入推进“三服务”,部署开展“百家部门、百名领导联系企业”活动,完善效能110、企业110和金融110机制,切实为企业解难题、办实事。特别是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制定完善发展战略、找准发展定位,提升企业规模。三要强化金融推动。完善政银企共促发展机制,积极引进商业银行,大力发展担保、信托等行业,用足用好政府的贷款周转金、风投资金。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,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做大信贷总量。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,今年务必要有所突破。
(二)以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为目标,落实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任务。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,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。要按照统筹推进、突出中心的要求,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:
1.在产业支撑上下功夫。城市发展关键在“市”,没有“市”就没有“城”,没有产业的支撑,城市就没有生命力。一要突出重点,集中突破“四中心一枢纽”。培育四省边际商贸、物流、旅游、职教中心和交通枢纽,是“十二五”期末建成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,也是城市经济的主攻方向。要抓紧研究制定“四中心一枢纽”培育的五年规划,抓住关键环节,突破重点难点,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。二要搭建平台,加快集聚人气、商气。进一步整合资源,提升现有科工会、农博会、粮交会、旅交会和孔子文化节、毛氏文化节、龙舟赛等重大活动的层次和水平,积极争取和举办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商贸、文化、体育活动和高端会议,努力扩大影响力,提高知名度。三要拓展领域,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。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,加快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和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。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,重点推进综合物流园区建设,提升发展专业市场。要整合提升商贸业,进一步巩固提升南湖广场片区的商贸、会展中心地位,继续引进和培育一批商贸龙头企业,大力发展连锁经营、会展等新型商贸业态,深化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系列活动,不断强化服务业对城市发展的支撑。
2.在体制突破上下功夫。市委召开新型城市化专题会议前后,市委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批新的机制、办法,下步要进一步明确并抓好落实。特别是在推进西区建设上,要按照整体统一、合力共建、充分授权、资源倾斜的要求,在实践中逐步推进体制机制的完善。在开发区建设方面,要进一步理顺市区开发区之间的体制机制,集中精力,突出做好开发区的整合提升文章,力争成为国家级开发区。要加快推进职教资源整合,为打造四省边际职教中心奠定基础。还要积极开展市区旅游资源整合的体制机制研究。
3.在功能完善上下功夫。着力完善城市功能、提升整体素质。一要进一步推进城市建设。坚持西区优先发展,深化完善控规,更加突出区位特色,加强谋划,着力把西区打造成为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一颗璀璨明珠;更加突出人文特色,着力使西区人文气息更浓、人文环境更优、人文景观更美;更加突出水系特色,做足“三江”汇集地的生态、水系文章,尤其要精心布局、雕琢信安湖沿岸景观带,使其成为衢州城市的“名片”和旅游休闲的靓丽风景线。着力提升老城区功能品位,实施南街和南湖广场片区改造,加快护城墙、护城河和水亭门街区保护修缮以及礼贤街片区改造前期工作,加快提升主要街道和道路市容景观,着力构筑老城区与西区“一古一新、一动一静、相互促进”的发展格局。加快推进东区的开发建设以及南区改造,启动疏港快速通道和衢江污水处理厂建设,促进城市各组团融合、联动发展。二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。紧紧抓住“五城联创”工作取得新突破的契机,巩固“创卫”成果,弘扬创建精神,深入推进“五城联创”各项工作。重点是抓好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,确保通过省级验收。要把“创模”与发展低碳经济结合起来、与打造国家级低碳示范区结合起来。衢州发展低碳经济、建设国家级低碳示范区,既是大势所趋,更是责任所在,也是衢州原有优势的发挥。要大力发展低碳产业、循环产业、绿色产业,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,加快建设绿色城市、森林城市,加快创建绿色小区,提升干部群众的低碳意识,着力推进生态经济化、经济生态化。同时,还要加快“数字城管”建设,继续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,下力气抓好城市社区建设。三要进一步打造城市品牌。实施城市品牌工程,导入城市形象识别系统,精心策划设计城市标识、广告语和吉祥物,整合市县品牌资源,系统推介、整体展示衢州形象,充分放大城市品牌效应,不断提高衢州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(三)以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为方向,落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任务。按照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,围绕加快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目标定位,努力在三个方面迈出新步伐:
1.要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上迈出新步伐。围绕“在哪做、谁去做、怎么做”,选准抓手和突破口。一是构筑现代农业发展平台。进一步整合资源、集中力量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“125”工程,抓紧完善方案、抓紧启动实施。今年每个县(市、区)都要至少启动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3个以上省、市级特色农业精品园。二是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。深入实施农民素质工程,加大新型农民培育力度,努力培育一批有知识、有文化、懂经营、会管理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,扶持一批带动力大、服务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。三是提高现代农业经营水平。坚持用办工业的理念办农业,以抓工业园区的思路抓现代农业园区,积极稳妥地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。深化完善“四位一体”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,加强农业科技人才支撑,提升服务“三农”的能力和水平。
2.在拓展农民持续增收渠道上迈出新步伐。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“三农”工作的首要任务,狠抓产业性、服务性、项目性和政策性增收措施的落实。产业是增收的基础。要联动推进工业化、城市化、农业产业化发展,深化柑桔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,发展农家乐、来料加工、特色种养业等短平快产业。素质是增收的根本。要把服务性增收的重点放在深化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训上,不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。项目是增收的抓手。要把各项增收举措落实到具体项目上,以“千百工程”、农房改造、中心镇和中心村培育为载体,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实施。各级各部门要抓住今年我省开展20个中心镇试点工作的机遇,抓紧研究包装项目,积极申报、争取支持。政策是增收的重要路径。要以深入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为抓手,用足用好中央和地方的惠农政策,推动各类政策资源更多地转化为农民的直接收入。
3.要在激发农村活力上迈出新步伐。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:落实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改革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改革,要切实细化方案、落实资金、强力推进;完善以加大财政资金支农力度为导向的投入保障机制,落实涉农专项资金整合方案,突出重点,优化投向,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;推进以土地经营权、林权和农村宅基地流转为基础的农村要素流转机制改革,加快构建和规范流转平台,推动农业规模化、集约化经营;深化以农村信用社改革,推进小额贷款公司、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为抓手的农村金融体制创新,优化农村融资环境。
在推进“三大任务”落实过程中,要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,始终把民生保障摆在突出位置,结合每年开展的“民生综合指数”评选工作,重点围绕政府公开办事等薄弱环节,本着自我加压、更高定位、不辜负群众期盼的要求,加快发展教育文化、医疗卫生、就业住房、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事业,加快推动政府办实事项目的落实,真正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。同时,要抓紧启动“十二五”规划编制工作,组织精干力量,深化问题研究,理清发展思路,凝聚各方智慧,力争高质量、高水平地完成“十二五”规划的编制工作。
三、集中精力,增强合力,狠抓各项工作落实
今年大政方针已定,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精力抓落实。政府处在抓落实的第一线,能否把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位,关键看政府及部门的执行力,看各级领导抓落实的能力。
(一)强化责任抓落实。抓落实,首先要落实责任。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即将下发的《市委、市政府重点工作分工抓落实方案》要求,对照责任分工,逐项研究,倒排计划,层层分解落实,做到目标量化、任务细化、责任刚化,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。
(二)雷厉风行抓落实。抓落实,关键看行动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,立说立行、雷厉风行,以高效率来应对新形势,以高效率来争取新机遇,以高效率来实现快发展。一定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,对市委、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,要锲而不舍、坚定不移地抓推进。一定要有一抓到底的精神,大力倡导“一线工作法”,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,把主要力量压在一线,努力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、研究问题、解决问题。
(三)团结协作抓落实。抓落实,必须增强合力。要牢固确立政府一体观念。各部门在落实市委、市政府交办的重点工作时,既要坚持分工抓落实,又要坚持分工不分家,以大局为重,相互理解、相互支持、相互配合。要牢固确立市区一家观念。市级部门和两个区之间要加强沟通、密切协作,努力做到同频共振、步调一致。要牢固确立大衢州观念。在谋划产业发展新平台、争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、治理重点流域污染等方面,市、县两级要通力协作,努力实现互促共赢。
(四)善于创新抓落实。抓落实,一定要有新举措。要围绕建设责任型政府,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、思路和方法,推动平台建设、招商引资、旧城改造、民生改善、生态保护、安全维稳等重点、难点工作取得新突破。要围绕建设效能型政府,持续推进政府管理创新,加快构筑统一、有序、高效的政府运作机制。要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,不断创新服务载体,深化推进“三服务”、“双百”等活动,切实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一批难题、办成一批实事。要围绕建设法治型政府,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,着力规范公权力、提高公信力。
(五)严格督查抓落实。抓落实,要靠制度来保证。要进一步健全督查、考核和问责机制,激励先进,鞭策后进,推动落实。
四、从严治政,强化责任,全面贯彻落实《廉洁准则》各项要求
年初,中央制定颁布了《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》(简称《廉政准则》)之后,中纪委和省委、市委都相继就《廉政准则》的学习贯彻落实作了部署。下面,就政府系统抓好《廉政准则》的贯彻落实,推进新一年政府廉政建设,简要强调三点意见:
1.认真学习领会,切实提高贯彻落实《廉政准则》的自觉性。《廉政准则》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,是党的建设规范化、制度化和法制化的体现,也是新形势下推进反腐倡廉的一项重大举措。各级各部门要围绕《廉政准则》要求,认真学习、深刻领会、仔细对照,把学习贯彻《廉政准则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。要依据《廉政准则》,认真分析本地区、本部门、本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,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。
2.把握关键环节,着力以《廉政准则》为抓手全面推进政府廉政建设。各级各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责,围绕规范公权力、提高公信力的目标要求,不断提高依法行政、为民执政的能力,加强研究,制定措施,抓好落实,全面推进政府廉政建设。
一是严格落实责任,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。坚持把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同推进、同落实。按照《衢州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办法(试行)》,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加强责任分解、责任落实、责任考核、责任追究。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“一岗双责”的要求,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,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,既要率先垂范作好表率,又要切实抓好本地区、本部门、本系统的廉政建设。要认真落实《衢州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9―2012年制度建设工作计划》,强化惩防体系建设项目化管理,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各项工作落实。